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

【非關科學】捕捉無影風--風洞實驗室


感謝內政部建研所風雨風洞實驗室的同仁和替代役小朋友們的照顧。


也謝謝超認真的編輯,雖然我有一些梗你看不太出來@@,

也一度很大聲的討論,不過我知道你是為了作品好:)

謝謝你。


還有很求好心切的美編一直要我給3D的風速剖面圖,

到現在我還是很納悶,剖面就是2D的,

有3D的剖面圖這種東西嗎?就像應該沒有2D的立體圖吧?

不懂...


寫這個系列的確滿有趣的,我很希望認識新的朋友、瞭解新的領域。

只是,也一度覺得好辛苦,我辛苦、編輯、美編、攝影也都很辛苦,

實驗室的人也被莫名其妙的煩了很久,

可是讀者卻完全沒反應... 會讓我有點不知道這麼辛苦到底有沒有必要。


總之,會把八篇寫完,接下來再看著辦吧...


p.s 上面照片我自己拍的所以可以放


---------


撰文/林韋萱(經典雜誌特約撰述)

攝影/徐安隆(經典雜誌攝影)



們能呼風喚雨,雖不中亦不遠矣。他們能決定情侶們在船頭浪漫演出鐵達尼時,船上煙囪的黑煙會不會不識相地撲面而來;也能決定穿著迷你裙的小姐,會不會因為風揚起而走光。

不過,先別急著羨慕們。

這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風雨風洞實驗室,位於成功大學最偏僻的歸仁校區。實驗室位於人煙罕至的甘蔗田間,離第一間商店要走十五分鐘。六個替代役男和六個男職員,有八個人不分日夜守在這個實驗室。這裡每天最大的娛樂,就是下班後的羽球時間。快到五點時,就會看到職員們邊以弓箭步姿勢,邊處理公事邊暖身。

當初我決定要報導風洞實驗室時,有同事很興奮地說:「是不是成龍《飛鷹計畫》裡面那個?」我特地去找了《飛鷹計畫》來,看看成龍如何在測試飛機性能的航空風洞裡被吹得七葷八素,還能神勇地制伏兩個壞蛋。

然而,我們採訪的實驗室,屬於風速比較慢的環境風洞,沒有什麼炫目的金屬未來感。我只好安慰自己,大部分的科學都不是那麼炫的,就像大部分的人都不像金城武或林志玲。我們就是要替這些平凡又重要的大多數發聲!

風洞簡單說來,就是個管狀空間,加上一具大風扇,目的是測量物體在氣流經過時所受的影響。它是個工具,應用在各個領域上。例如飛鷹計畫》裡的風洞是測試飛機用、也有專門測試火箭、砲彈、汽車等的風洞。

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風洞實驗室,屬於風速比較低的環境風洞。說它風速低,其實也可以到達每秒三十五公尺,相當於十一級風,人進去的話肯定站不穩。既然是建築研究所,測試的東西就多跟建築物有關。這個風洞實驗室的業務範圍,包括測試建築物對各方向風的承載力、建築物表面受到的風壓、高層建築物對周遭微氣候的影響,也進行大氣擴散研究,像是工廠的煙囪要架多高才不會讓廢氣下沖到住宅區等等。


●在實驗室中模擬大自然

最近如果有讀者經過台北捷運市府站,看到旁邊有一塊鐵皮圍起來的基地,正要準備蓋一棟約二百一十八公尺高的大樓,那即是風洞實驗室,近日正進行的一件高樓測試的對象。

內政部頒定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,規定建築物高度如果超過九十公尺,就要做風洞效應評估,也就是使用主體建築和周遭建築物的模型進行風洞測試,評估包括建築物風力承載表面風壓以及環境風場等項目。

主角上場受測前,要先布置好舞台。當然不是模型擺著,開了電風扇讓它吹就好。既然是模擬測試,這個舞台,就要盡可能接近真實大氣層中的空氣流動情況。大氣層中,最靠近地表有一層薄薄的空氣,流動特別情況特別複雜,會受到地形、溫度等因素影響,叫做「大氣邊界層」(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)。大氣邊界層的風速會隨著高度改變,越靠近地面的風因為建築物地形複雜、摩擦力大,風速越慢,越往上風速就會變快。但是超過了約五百到一千公尺的高度,風速就開始固定不變了。

因此,實驗室風洞的風在吹進來之後要經過一些處理:首先,會經過整流用的蜂巢網,變成像千層蛋糕一樣一層層地吹進來。然後放上三角錐型的渦流產生器,再根據受測地區的地況,究竟是都會、市郊還是海岸,排上疏密、高度不同的粗糙元,用來模擬真實環境中的山坡、建築物、樹木等等,目的就是要實驗室裡的風速,在靠近地表處會因為摩擦力減慢。

替代役男們先放上三角錐形的渦流產生器,然後用長長的木條當尺,仔細把五百個、每個重一公斤的鐵塊當成粗糙元,整整齊齊地排得像骨牌一樣,如此一來,就完成了穩定的大邊界層流。

舞台布置好後,要請主角上台。


●風力與風壓試驗

這棟還在設計中的大樓,準備要進行三種試驗:第一種就是風力載重試驗。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,世界各地掀起了股摩天高樓競賽。為了抗震,現在的高樓大多數採用質地輕、韌性高的材料,使得建築物比較可能因為柔軟而產生位移。為了不要風一吹來,就有搖晃的感覺,在設計時,就必須測試建築物受到風力後的反應。

負責風洞實驗室的研究員黎益肇,先請模型公司製作了二百五十分之一的模型。除了受測的主體建築外,還有主體周圍方圓四百五十公尺的建築物,都以相同的比例被仔細地用保麗龍一一做出來了。

製作好的模型最後會被放在轉盤上。使用轉盤的目的是,風吹進來的方向不是固定的,因此要旋轉模型來模擬三十六個風向。轉盤中間挖了一個大洞,準備放「六力平衡儀」,用來測量建築物模型整體受到的風力,再推算每層樓受到的風力。

這是項粗中帶細的試驗,很多器材都是好幾十公斤以上,大大考驗著研究員們的體力。果然,在搬動六力平衡儀時,就聽到他們像粗工一樣,從喉嚨深處發出「喝!」的一聲;幾個人一起搬動乘上男人尊嚴係數後號稱約七十公斤的六力平衡儀。來幫忙的風洞實驗室主任劉文欽說:「這個要二十幾萬,以後自己做就好了,很簡單,以前我們都是自己做。」大伙兒聽了一傻,隨即嘻皮笑臉道:「唉喲,長官,花點錢就好了。」

但好不容易就定位,不預期的狀況卻接連發生。首先在試吹的時候,主體建築物因為沒有和地面鎖緊,被吹倒了。模型頂端斷裂,只好再送回模型公司修補。接著是國父紀念館模型的柱子因為太細,也不小心碰斷了。為了解決種種問題,一群大男生在縮小了的信義區高樓模型中,躡手躡腳地穿梭;我在一旁看著,只覺得怎麼有種酷斯拉跳芭蕾舞的感覺。

另一個試驗,叫建築物表面風壓試驗。周圍的保麗龍模型留著,換上一個透明、布滿孔洞的模型。每個孔洞都接了感應器,總共三百多根管線跟髮絲一樣綁成一束束,最後連到五個左右的多頻道電子式壓力掃描器。據說一個小小的壓力掃描器要價新台幣八十萬元。我和替代役男們打趣說要偷走,又想到銷贓困難,只好作罷。

風壓試驗為的是測試建築物外牆或是門窗,會不會被風吹壞。經過模型測試後,可以得知哪一區的外牆受到的風壓特別大。建築物在真正施工的時候,就可以把原尺寸的外牆或門窗,拿到風洞實驗室的好姊妹「風雨實驗室」裡,去進行試驗。

風雨實驗室會提供大風扇和噴水設備,測試建築物中最脆弱的外牆,會不會歪曲、破裂或漏水。俗話說:「頭過,身就過。」如果連最脆弱、受到風壓最大的外牆都能通過標準,那其他部分也應該沒問題了。


●環境風場測試

除了風力載重試驗和表面風壓試驗,風洞實驗室的另一個重頭戲之一,就是針對又稱為「行人風場」的「環境風場」進行偵測。

環境風場是種「微氣候」,指在建築物附近,離地面一百五十公分二百公分的高度間,基於影響氣流運動的種種因素:包括風速、風向、建築物外型與鄰近建築物的密度等,都會影響到行人所置身的環境風場。

舉幾個例子來說好了,台北一○一大樓下,總是有股很強的「高樓風」,就是由高層建築物所引起的氣流。紐約曼哈頓的「熨斗大樓」,建於一九○二年,算是很古老的摩天樓;大樓下也有很強的高樓風,撞到高層建築物的風會在下切後,再捲起來形成一個渦漩,使得女性的裙擺隨之飛揚,所以這種風,也被稱為「掀裙風」;雖然只露出膝蓋和腳踝,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已足夠引起人群騷動並駐足圍觀,於是警察不得不把這些人趕走。

另外,風水之說中很忌諱的穿堂風,又叫「門沖煞」;因為建築物的迎風面和背風面之間有氣壓差,所以只要開了個貫穿前後的通道,通道口就會有氣流快速通過,形成風的流動。

在今天,環境風場的標準是很細微、貼心的。研究人員會推估不同的區域行人的活動,再根據行人的活動來訂定風速的舒適度標準。比方說在戶外餐廳的長時間停留的人,和在人行道快速行走的行人相比,前者可能一坐就是幾十分鐘以上,只能容忍每秒五公尺以下的微風;但如果是後者,除非是硬要選這裡野餐或談情說愛,不然通常不會駐足過久,每秒九公尺的較高風速,大概就是他們能忍受的極限了。

「迎風面渦漩、穿堂風……好像不難嘛!為什麼不用電腦做數值模擬就好了,還要花時間作模型,排粗糙元什麼的?」看到研究人員那麼辛苦地實驗,我一邊偷偷想著,一邊覺得自己真是又懶又聰明啊。

沒錯,科技始終來自惰性。近年來,科學家們也確實在建立起精準的數值模擬,只是一切還在發展中。大部分規範中的風壓係數都是根據單棟、規則的建築物得到的數據,也假設建築物本身不動,並沒有考慮到建築物受風以後可能晃動、擾動了氣流,這些氣流再回頭來影響建築物受力的情況。

真正現場的狀況,可不是工程設計圖上,簡單的兩三筆就能畫出來的。除了受測主體的條件外,附近每棟樓的高度、建築物的表面粗糙或平滑、角隅設計圓弧或尖銳都會影響氣流;產生渦流與渦流間還會互相作用,再反過來影響建築物本身。這麼複雜的狀況下,用數值模擬誤差會較大,因此製作模型、測量主體建築物附近的風場,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精準。


●大氣擴散試驗

在上述的三種試驗之後,「大氣擴散試驗」也是風洞實驗室的業務之一。比較常用在工廠興建前,對廢氣排放的各種測試,以免廢氣排放引起附近民眾抗爭或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
風洞實驗室前一陣子接到一個特別的案子。一艘設計中的遊艇,想要進行大氣擴散實驗,主要想知道船上煙囪排出的煙,和外頭來的霧氣,會不會影響遊艇上停機坪的飛機起降,和甲板上觀景的視線。如果煙會吹到甲板,就考慮是不是把煙囪架高,或修正船型,來避免這個問題。

類似這樣的試驗,在風洞中就會採用流場可視化的方法,來觀察氣流通過試驗體的特性時,讓平常看不到的風,添上一點色彩。比如說釋放煙霧觀察渦流;或在模型附近鋪上像草地一樣的毛氈,觀察毛氈的飄動。

除了用煙霧法,觀察煙流的走向,有時候為了讓煙霧更清晰,還會打上了雷射光,判斷當風通過試體時,是否會產生偏折、加速、渦漩等現象。對於後續進行儀器架設及數據分析時,有很大的幫助。甚至可以利用高速攝影機,觀察煙霧中粒子的速度分佈,來推測氣流的速度。

這次拍攝風洞實驗照片,也麻煩實驗室的人使用流場可視化的方式,讓渦流看起來更清晰。風洞實驗室的主任、研究員及替代役,在一片漆黑中,噴霧的噴霧、打雷射的打雷射、拿閃光燈的也趴在地上不敢亂動。

我躲在儀控室和替代役男控制風扇轉速,免得風速太高看不到渦流,太低會煙霧瀰漫。看到隔著玻璃窗中的風洞實驗室,隱約有人在黑暗中比手劃腳,指示我們調整風扇的轉速。我和替代役男面面相覷:「剛剛是比五轉,還是十五轉?」算了,直接繞個路進去風洞問。沒想到門一開,整個都是煙,可見是風速太慢,大伙兒快被煙燻昏了。漆黑的風洞中有著藍藍的雷射光,有種唱KTV的感覺。


●十七級風的滋味

在成大的同個校區中,還有其他的風洞實驗室。成功大學航空太空中心也有兩個風洞。除了研究飛機性能的穿音速風洞,還有一個低速風洞,最高風速可達每秒六十公尺,相當於十七級颶風。也因為少有能吹到那麼高風速的風洞,因此每年颱風季也成為媒體的攝影棚。

十七級風有多強,研究員鍾光民說相當於五百公斤壓在身上。有個電視台的女記者,在某次強颱之後,被迫親自嘗試了這種滋味。嗓門很大的航太中心王耀庭先生活靈活現地形容記者在風洞的樣子:年輕女記者帶著眼罩、耳罩進了風洞。攝影記者希望能吹到十七級風,但到了十三級風,這個記者就受不了了,被吹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(因為體內外壓力不平衡,外加參雜著點委屈)。王耀庭看不下去,拿了個要受測的電線桿給她抓著,女記者被風吹到轉了大半圈,攝影記者還在跟她喊話:「再撐一下!」

王耀庭笑著問我:「你要不要也進去試試!」「不了,謝謝。」我笑著婉拒他:「我不當菜鳥很久了。」

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

【食譜】豉汁排骨


赫然發現,我以前手抄的食譜,竟然寫成「鼓」汁排骨耶!
萬一以後真的變成有名作家,會被人拿出來取笑吧>< (真是想太多了…)


豉汁排骨



材料:排骨約半斤、地瓜或芋頭一小個、一堆醃料(等一下解釋)

作法:
1.排骨放在流動的水中—走水。沖到變成粉紅色。

2.醃排骨:五香粉1t,米酒2T,糖2t,一點雞粉,3T醬油膏(也可以換成2T醬油),少許胡椒,蒜頭1T,豆豉1T

3.醃一小時

4.地瓜去皮切厚片,墊在容器下。

5.約兩杯水蒸。偷吃一下看看排骨軟了沒,還沒軟就繼續蒸。

6.起鍋後可以淋一點香油和蔥花。


P.S 小寫t就是茶匙,大寫T就是大匙。

P.S 我會把醃料一起到進去,會有點鹹,擔心健康的人就自己斟酌。BTW,我的食譜不是走清淡健康口味,不過肯定比外食健康多了。

【食譜】上海菜飯



GRE讀書會的老戰友們要來吃飯。所以準備幾道菜和甜點,和老朋友聊聊天:)因為太久沒做新東西了,所以敢拿出來請客的都是老梗。


好多老字喔真的覺得自己老了。發紅包的給我外甥的時候,逼他們叫我韋萱「姊姊」都不聽話,現在小孩真是太有氣節了@@




會準備的菜色有:

1. 上海菜飯

2. 沙茶羊肉空心菜

3. 鼓汁排骨

4. 羊肉爐(現成的)

5. 烤香魚(亂做)

6. 山藥麻油雞

7. 櫻花蝦白巧克力、其他餅乾

8. 肉鬆蛋糕捲


食譜來源是電視美食鳳味還是食全食美之類抄下來了,因為食譜真的太老梗了,所以不太確定來源


先寫上海菜飯,其他分篇寫。

沒照片,因為懶的拍,我拍照那麼難看,還不如留給大家想像空間。


上海菜飯


材料:2杯米,4朵香菇(泡水軟化),2T蝦米(米酒泡軟)、2條臘腸、青江菜四株、一個蒜頭

作法:

1. 生米泡水一小時,4朵香菇泡水軟化,2T蝦米以米酒泡軟

2. 全部材料切丁(蝦米和米當然就不用切了好嗎),蒜頭切碎

3. 熱鍋以少許油炒香料,加一點胡椒粉拌炒。加瀝乾後的米,炒到有點透明

4. 放一杯半的香菇水和炒好的米一起丟到電鍋

5. 外鍋1.5杯水,如果跳起來飯還硬硬的,就在放些水蒸一下。

6. 鍋子跳起來的時候,趕快把青菜放進鍋裡拌一下燜熟。(不一起蒸的原因,是怕青菜變黃,如果怕青菜還是生的,就一起蒸吧)

p.s我沒調味,因為還要配菜。如果沒有菜可配,那就加一點鹽巴或雞粉。



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

【食譜】榛果巧克力球




為什麼開始放食譜呢?
因為不想要有男生一點進來,就看到冷原子什麼的,覺得我是個怪胎。
人家也是想當個正常女生的嘛~~~(撒嬌中…)


-------

修改自TPC復活日記,這個網站的食譜真的很好喔:)


約70-100顆

材料:
奶油150g,細砂糖80g,半顆全蛋、低粉170g,可可粉25g,鹽1/8t,泡打粉1/2t,烤熟榛果約70-100顆,杏仁角約140g

作法:
1. 砂糖80g和150g的奶油打發,混入半個蛋。
2. 低粉170g,可可粉25g,鹽1/8t,泡打粉1/2t,拌勻,過篩到1裡面,拌勻
3. 取少許麵糰,包入榛果,搓圓成大概直徑1.2cm大小的球
4. 用碗裝入杏仁角,把麵糰球放進去滾,整成圓形(盤子不好用,我試過了@@)
5. 烤箱預熱170,烤15mins,我還會再讓他悶個五分鐘

----

這餅乾不甜,很好吃。
可是我真的很不會拍照,看起來怎麼有風之谷裡面的蟲擠在一起的感覺@@

不該嚇自己,現在胃有點痛了...

【食譜】藍莓玉米片餅乾


親愛的老爸給了我好多乾果,葵瓜子、無花果、蔓越莓之類。爸爸真的太多了啦@@

我已經拿來做蛋糕餅乾打果汁了,再給我就只好拿來煮牛肉麵了啦XD


這個餅乾每次做都太甜,這次糖都減一半了還是太甜。是我老了不愛吃甜食了嗎?真是恐怖


修改自這個食譜


材料:(可做出大約36片餅乾)
1.
無鹽奶油50g
2.
砂糖 40g(我用60g覺得太甜,所以建議用40g,如果用香甜玉米片,可以糖少一點,如果原味的玉米片,糖就多一點。另外要看乾果類的甜度增減。)

3. 蛋半個
4.
低筋麵粉125g
5.
泡打粉(B.P) 1/2茶匙(原食譜還有放小蘇打粉1/4茶匙,我沒有放)
6.
1/4茶匙
7.
藍莓用1T檸檬擠汁(1T萊姆酒)泡軟(約半小時)

8.半碗玉米片(要分兩部分,一半壓碎、一半完整)

做法:
1.
奶油和糖以打蛋器打發(一直打至體積較大,顏色較原來淡)
2.
加入半個蛋繼續打勻

3.麵粉、泡打粉、蘇打粉、鹽拌勻過篩,以切的方式和奶油糊拌勻

4. 把泡軟的藍莓擠乾,稍微切碎(四到六塊);還有把1/4碗的玉米片稍微壓碎,加到麵糰裡拌勻。

(先拌麵糰,再放料,不然會拌不勻)
5.
把麵糰捏成一球一球的,直徑大概1.5cm。用沾水的湯匙壓扁(湯匙不要太濕,不然會黏糊糊的,沾水只是讓麵糰比較好壓)

6.上面黏上玉米片

BTW,我都會舖烤紙(baking paper),在上面作業完,整個拉到烤盤上進烤箱。


烘烤:
1.
烤箱溫度:170C。要預熱(西點都要預熱)。烤13分鐘。(我都會把溫度調低一點,時間調短一點,等熟悉這個餅乾的特性後,再來調整溫度。)


這餅乾吃起來甜甜脆脆的,裡面有水果黏牙的口感。小孩子應該會喜歡吧?

不過我現在牙齒有點痛,真的有點太甜了><

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

(老作品)漫漫後半生 只求老而不廢

古董作品又要重出江湖了,
因為最近(大概八年了吧...)很懶得寫新東西,
所以乾脆在blog上備份作品。


-------

作者:林韋萱 
本文出自:2004年4月號


傳說在日本,貧瘠的小村落被猙獰的山脈層疊包圍,為了節省糧食,村中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被丟棄在山上自生自滅。後來,這個傳說被改編成電影「楢山節考」。然而,這不只是電影,現實社會也上演著一樣的戲碼。




用分解動作彎下腰,拾起落葉和樹枝。再緩緩起身,將滿手落葉丟進畚箕裡。五十多歲的田先生患有僵直性脊椎炎,老婆帶著女兒離開了他。病痛纏身加上家庭變故,喪志的田先生就離開了教職員的工作。

失去求生意志,田先生本想沒多久可活,沒想到他「福大命大」。活下來後,面對的是下半輩子更多的磨難。

接下來田先生當過警衛、清潔工、建築工人……,身體欠佳的他,工作一個換過一個。直到擴大公共服務方案推行,他才被分配到實踐大學附近的公園當清潔工。

田先生唯一的家人,是同樣擔任清潔工的同事。相逢何必曾相識,兩人便相依住在板橋的小公寓裡。

聘雇方案即將在今年9月結束,田先生的下一步,還是回到就業服務站重新登記,繼續等候下一個工作。

事實上,田先生能找到清潔工作,已經是運氣好的。台灣還有五萬多位高齡失業人口,還在到處求職、到處碰壁。

更多低教育程度的高齡者,雖然也想找工作,卻知道自己是沒人要的一群,連求職碰壁的勇氣都沒了。這些喪志老人,雖然不囊括在失業數字中,卻見證了台灣高齡再就業環境的極度不友善。

倒貼都沒人要

不友善的再就業環境,由三個面向所造成。第一,企業雇用高齡者意願薄弱;第二,政府無具體促進再就業方案;第三,求職者的心態問題。

體力差、效率低、技能不符合……。企業能舉出一籮筐理由,告訴你為什麼不用老人。

根據主計處今年公布的人力運用調查統計年報,64.6%五十歲以上的失業者,求職困難的原因是年齡限制。而「104人力銀行」調查發現,五成企業不用中高齡的主因是「技能不符合企業需求」。另外還有四成是考量成本問題。有三成考量到退休金支付問題。

台北市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祕書長蘇諍點出,台灣的社會普遍「敬老」,但職場卻相當「仇老」。

想像在人山人海的超市,年輕主管若是要斥責年老員工,必須要承受多少人責難的眼光?

曾經跟資方打過長達七年官司的蘇諍,到了自己成為資方,才感受到資方難為。他說,高齡人力重回職場,對企業文化很難有正面影響。

理論上,高齡人重回職場,應該會更珍惜就業的機會。蘇諍對此說法頗不以為然,他從接觸過的個案中發現,有不少高齡者倚老賣老、愛嚼舌根,企業主很難接受。

所以,想促進高齡者就業,「再教育」是首要任務。「不僅是技術訓練,思想上也應該再教育,」蘇諍強調。求職、就業過程的不順遂,往往扭曲高齡者的職場價值觀。態度導正和技術加強,應該是政府並重的努力方向。

再者,以目前不景氣的情況,即使政府願意補助企業晉用老年人力,「問一萬個企業都會說『我倒貼給你』!」台北市就業輔導中心主任郭吉一說,「企業要的是競爭力,又不是想省錢。」

不想做白工的政府

企業不想雇用老人,政府也省了建立媒合機制。

唯一的一次「事業單位退休人力運用調查」,是1996年進行的。政府就業輔導中心的網站上,普遍有專為原住民、身心障礙者開闢的網頁,但就是沒有銀髮人力這一欄。

理由很簡單,因為民間沒有需求。企業不想聘用老人,加上老人弱勢無聲,政府也就不急著建立可能沒人使用的銀髮人才庫。

勞委會職訓局就業輔導組組長林三貴分析,目前勞動市場供過於求,企業當然會選擇最優質的人才。「勞動市場跟一般市場一樣,必須供需平衡,」林三貴說。失業率降低至2%到3%,就是個充分就業的社會,當人力短缺時,企業就會思考開發高齡人力。說明白一點,就是企業沒得挑選的時候,才會啟用高齡人力。

林三貴說,當企業有開發高齡人力的需求,政府單位會立即建置媒合的平台。這其中有著「雞生蛋,蛋生雞」的矛盾,究竟是企業需求引導政府政策?還是先有促進就業方案,來提高企業的需求?

老人再就業之路,坎坷難行。不積極,只是政府的罪狀之一。老人年金,才是悲情的原點。
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江豐富指出,政治人物不給予老人「自立自強」的觀念。反而為拉選票而推動老人年金,養成老人倚賴性。所以台灣高齡人口勞動參與率,較其他先進國家低,主要還是因為台灣老人的「再就業意願」薄弱。

另外,高齡者放不下身段,也是再就業的障礙之一。曾任知名企業業務主管的曹先生,退休後因為經濟壓力必須再就業,但對於擔任清潔工的機會,卻支支吾吾不肯答應。「萬一碰到認識的人怎麼辦?」曹先生說。

「自尊放口袋、期待先打折、先有再求好,」郭吉一如此建議,以減少求職碰壁。

但是放低身段,談何容易?

該是做事的時候了

日本,世界第一的老人國,有著相對其他國家,較為完善的高齡雇用政策。

例如在各鄉鎮設立「銀髮人才中心」,只要有就業意願和工作能力的高齡者,都可以成為會員。銀髮人才中心與所在地的社區密切配合,承攬政府、民間或一般家庭,臨時、短期的工作。

日本厚生勞動省,也開始了專門由老人提供服務的「全國銀髮工程」。目的是召集退休銀髮族,幫年輕上班族照顧嬰幼兒。一方面可以解除年輕人對於養兒育女的恐懼,激勵他們多生孩子,另一方面也能讓退休老人重拾社會參與感。聰明地一次紓解「老年」「少子」的困境。

「台灣的政府,除了買票式的老人年金,還做了什麼?」郭吉一忿忿地說。

他十多年前去香港時,就發現地鐵統統是高齡清潔工。「政府一聲令下,就可以要求想投標的廠商錄用中高齡,」郭吉一說,「端看主政者要不要做而已。」

不做,情節尚輕。更諷刺的是,就連政府的就業服務單位在招考人員時,也常訂有年齡上限。見到這種情形,再堅強的求職者,也只能啞然了。

「輕聲問鶯鶯燕燕:無限春光容易老,故人何不早相逢?」唱歌的,是七十二歲的張先生。退休後,本想找一份教唱的工作,但是,人家見他老,不願意用。找了幾年後,最近到了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登記,又被轉介到政府就服單位。期待,就在一再轉手間漸漸落空了。

老與廢,在進步的台灣社會竟被劃上等號。年齡歧視再不破除,誰知道十年、二十年後,自己不會是失志老人?